本网讯 11月21日下午两点,广外西语跨文化博士论坛2012年第二次圆桌研讨会在北校四教俄语中心举行。校文科基地道德研究与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韶刚教授及西语、高翻、英文、东语学院和外国文学与文化中心的老师和博士生共三十人参加了研讨会。
主持人林凡
午后的濛濛细雨并没有浇灭大家的学术热情,中心现场座无虚席。论坛博士生委员会主席林凡同学致简短欢迎辞后,外国文学与文化中心博士生沈逸莹以“新学·国学·第三种文明—论梁启超学术思想的嬗变”为主题展开演讲。沈逸莹首先就国内外学界对梁启超思想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述,而后以梁解梁法、文本细读法、历史比较法和中西影响法就“过渡时代”之中国,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演进,论梁启超的学术思想演进,梁启超学术思想演进的内在理路及意义四个方面对论题进行了深入阐述讲解,并提出了自身博士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难点和三个重点,并就如何进行突破创新进行了研讨。
主讲人沈逸莹
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的博士生结合报告主旨与沈逸莹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外国文学与文化中心的国佳、孔莉恒博士首先就论文题目的拟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刘宏伟博士则对研究方法论和“西学东渐”与“东学西进”等热点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观点,4556银河国际的臧宇老师亦从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角度提出应比较与梁启超同时代人的成果来充实其学术思想的论述,高翻学院的王之杰博士最后就论题的时期分界、学术思想的标准以及政治小说等议题对沈同学的演讲提出疑问和意见,沈逸莹都一一做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畅所欲言积极讨论,各抒己见的学术氛围体现了论坛民主自由、平等对话的宗旨和理念。
与会人员认真记录
最后,杨韶刚教授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杨老师高度赞扬论坛为广大博士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随后,他就此次会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点评。他认为,如果要进行博士论文写作的话,主体架构应大致包括三个部分:1. 应有较为详实的文献综述和方法论的总结说明;2. 应在仔细研读梁启超个人绝大多数原著的基础上,结合其生平经历夹叙夹议他的思想演进,并比较同时期的其它学者进行评述;3.应有学术创新点和超越前人的闪光点。对这个问题,杨老师首先提出应细致对比梁氏之“国学”特点和他人研究的区别,特别要结合现今的“国学热”进行学术冷思考,阐述自己关于中国之学术未来要如何发展的看法;再者,我们还应认真反省检视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广其文化过程伴随的强权政治的不当做法,而梁氏思想正好映证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走出去”的战略,因此扬弃梁氏的学术思想对此战略以及普世价值的研究亦有重要启示;三者,我们须对“第三种文明”的精髓进行提炼,详述其具体内涵。
两个小时的圆桌研讨会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了。会后,很多博士生仍兴致盎然地与沈逸莹博士就其演讲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我们相信,在无涯学海苦作舟的莘莘学子们定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杨韶刚教授